平时吃瓜子的时候,是不是偶尔会吃到味道发苦的?这时候很多人应该都是马上吐掉,然后继续吃别的瓜子。其实这样做是错误的!
有苦味或哈喇味的瓜子、花生之类的应该立即吐掉,并用清水漱口。这是因为这些变苦的食物,很可能存在一种危险的毒素——黄曲霉毒素。
黄曲霉毒素有多毒?
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(WHO)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,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。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,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。
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黄曲霉毒素B1最为多见,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强。B1是最危险的致癌物,经常在玉米,花生,棉花种子,一些干果中常能检测到。它们在紫外线照射下能产生荧光,根据荧光颜色不同,将其分为B族和G族两大类及其衍生物。AFT已发现20余种。AFT主要污染粮油食品、动植物食品等;如花生、玉米,大米、小麦、豆类、坚果类、肉类、乳及乳制品、水产品等均有黄曲霉毒素污染。
微量黄曲霉毒素即致癌
“黄毒”进入人体后,在肝脏中存留会是其他组织器官的5-15倍,因此对肝脏的损害也最大。
一般来说,体内黄曲霉毒素如果达到1毫克/公斤以上就可诱发癌症,而这仅相当于1吨粮食中只有1粒芝麻大的黄曲霉毒素。
如果大量摄入黄曲霉毒素,就会发生急性中毒!急性肝炎、肝细胞脂肪变性、胆管增生......
不过通常霉菌产生的毒素量较低,只有严重霉变的粮食才可能含有大量毒素。
需要留意的是日积月累之下的慢性中毒,甚至致癌性。微量持续摄入,可造成慢性中毒、生长障碍,引起纤维性病变,诱发肝癌、胃癌、肾癌、直肠癌等,还可能导致畸胎。
食物发生霉变必须马上扔!
谷物表面上长有黄绿色霉菌或破损、皱缩、变色;花生轻微变黄甚至发黑、味苦;甘蔗瓤部颜色略深,呈浅棕色,有暗灰色斑点,闻起来有霉味或“酒糟”味;红薯表皮会呈现褐色、有黑色斑点或干瘪多凹,薯心变硬、发苦。
这些迹象都表示食物霉变了,及时扔掉,要记得别喂给家里的猫猫狗狗哦。
保持干燥通风贮存
花生、核桃等最好买带壳的,晒干后用保鲜盒等密闭储存。
在保存食物时,要记得低温、通风、干燥(温度最好在20℃以下,相对湿度在80%以下),并避免阳光直接照射;不用塑料袋装。
彻底清洗餐具
筷子、菜板等厨具的裂纹中容易藏匿食物残渣,容易致使黄曲霉菌滋生。所以清洗时应先泡一泡,软化上面的食物残渣,洗后要沥一下水,放在通风处晾干再收起来。
筷子要头朝上放,菜板可悬挂或立起来,不要贴墙放置或平放在台面上,每次使用前最好再用流水冲洗一次。